快速搜索:
江西省互联网大会
通知
党建工作
会员服务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>> 网站首页

为数据“修路”立“规”:深度解读《可信数据空间标准化研究报告(2025版)》


引言: 如果说可信数据空间是支撑数字经济的“高速公路”,那么标准就是这条路上的“交通法规”与“工程蓝图”。没有标准,各自为战的“数据路网”最终只会形成新的拥堵与壁垒。 


近日,由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牵头编制的《可信数据空间标准化研究报告(2025版)》正式发布。这份报告与聚焦应用成效的《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报告(2025)》不同,它直面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的根本性问题:路要怎么修?车要怎么跑?规则由谁定? 这份报告的出台,标志着我国可信数据空间建设,正从“摸着石头过河”的探索阶段,迈入“有章可循、有规可依”的规范化发展新阶段。


 一、为何“立规”如此紧迫?直面三大核心挑战 报告开宗明义地指出了标准化的关键作用:“标准化对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具有基础性、引领性作用”。这背后,是当前建设实践中面临的现实困境。 


架构与技术不统一:各地、各行业在建设数据空间时,技术路线、接口协议、功能实现各不相同。这不仅导致系统间兼容性差、难以互通,更会形成新的“技术孤岛”,违背了建设数据空间的初衷。


 运营与管理无序:谁能接入、数据如何定价、收益如何分配、出现纠纷如何处置?这些核心运营问题缺乏统一规范,导致各方权责不清,参与方顾虑重重,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。 


安全与信任难衡量:虽然都强调“可信”,但如何评价一个数据空间的技术能力、安全水平是否达标?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,使得数据提供方和使用方难以建立真正的信任。 


【分析与解读】 


报告指出的这些问题,本质上是“群龙无首”带来的发展瓶颈。标准化工作的核心,就是要解决这些根本性的“共识”问题,为全国范围内的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提供统一的“度量衡”和“通用语”,确保这项新型基础设施能够行稳致远。 


二、“国家队”的顶层设计:可信数据空间标准体系框架解析 面对挑战,报告给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——构建了一个由**“基础通用、功能技术、业务运营、安全保障、能力评价、应用服务”**六大部分组成的可信数据空间标准体系。



图1: 可信数据空间标准体系结构图 (来源:《可信数据空间标准化研究报告(2025版)》) 

这个框架为后续所有具体标准的研制划定了清晰的“四梁八柱”: 


基础通用标准:解决“是什么”的问题。包括统一的技术架构、参考模型等,确保大家对可信数据空间有共同的认知。 

功能技术标准:解决“怎么建”的问题。对数字合约、使用控制、互联互通等核心技术进行规范,确保技术路径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。 

业务运营标准:解决“怎么管”的问题。对接入管理、运营流程、业务实施等环节制定规则,保障数据空间能够有序、高效运转。 

安全保障标准:解决“安不安全”的问题。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,提出统一的安全要求,守住数据安全的底线。

能力评价标准:解决“好不好”的问题。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,用于评估数据空间的技术、运营和安全能力。 

应用服务标准:解决“怎么用”的问题。为不同行业、不同场景的应用提供分类和指南,促进标准在实践中落地。 

【分析与解读】 

这一标准体系框架的出台,意义非凡。它相当于为全国的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者,提供了一份清晰的“说明书”和“施工图”。各地方、各行业在推进相关工作时,将不再是“各自为战”,而是可以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协同推进,这对于未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互联互通、构建一体化数据市场至关重要。 

三、“急用先行”:关键标准研制明确方向 

在宏观框架之下,报告依据“急用先行”的原则,梳理出了一批亟须研制的重点标准,直指当前建设中的痛点。 

例如: 

《可信数据空间技术架构》:旨在解决技术架构不统一的问题,为规划、建设、运营和管理提供统一参考依据。 

《可信数据空间数字合约技术要求》:针对数字合约内容不清晰、描述不规范的现状,为数据流通利用的权责约定提供标准化模板。 

《可信数据空间数据使用控制技术要求》:聚焦数据“可用不可见”的核心环节,解决使用控制技术路径不清晰、跨域策略难协同的问题。 

《可信数据空间互操作指南》:为解决不同数据空间之间的“对话”难题,对交互流程、数据模型、接口语义等进行规范,为未来的互联互通铺路。 

【分析与解读】 

这些具体标准的规划,体现了标准化工作高度的务实性和问题导向。它不是空谈理论,而是直接回应市场主体在实践中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。这些标准的出台,将大大降低建设门槛和试错成本,加速可信数据空间从试点走向普适。 

四、从国内协同到国际互通:长远布局与展望 

报告不仅立足国内,更放眼全球,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。报告强调,要“持续推进可信数据空间重点标准研制”,“扎实做好标准宣贯推广”,并“打造标准应用服务生态”。更具战略意义的是,报告明确提出要“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国际对接互通”,积极参与ISO、IEC等国际标准组织活动,深化与IDSA、Catena-X等国际框架的交流合作,推动我国标准走向世界。 

【分析与解读】

 这揭示了国家在数据要素领域更长远的战略布局:不仅要构建国内统一的数据市场,更要积极参与甚至引领全球数据流通规则的制定,提升我国在全球数字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。通过标准先行,为未来我国企业参与全球数据协作、开展跨境数据服务,奠定坚实的基础。 

结语 《可信数据空间标准化研究报告》的发布,是一项为发展定向、为建设立规的关键举措。它及时地为高速发展的可信数据空间建设,装上了“方向盘”和“刹车片”。

 对于各级数据管理部门、行业主管单位和广大市场主体而言,这份报告不仅是一份技术文件,更是一份行动指南。它清晰地告诉我们,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,必须标准先行。只有“路”修好了,“规”立住了,数据要素这股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,才能被真正安全、高效地释放出来。

 


电话:19979036675

传真:079183722862

邮编:330038

地址: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红角洲赣江南大道2698号
版权所有: 江西省互联网协会 赣ICP备15004138-1号
技术支持: 南昌傲亚信息有限公司